来书吧

来书吧>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 > 第79章 寒夜薪传一(第1页)

第79章 寒夜薪传一(第1页)

工棚四周看似随意的雪堆下,埋着二十四个改良版"地听"。

这些用军鼓改造的预警装置,能将三里内的脚步声放大如雷。

王廿七带铁匠组打造的"连环拒马"更具巧思:平时是普通围栏,遇袭时拉动暗索,立即组成梅花桩战阵。

我亲自调试的铜镜预警系统增加了水银槽调节装置,连飞鸟掠过的影子都能分类标记。

子时的哨兵换岗带着特殊节奏:先三长两短敲击刀鞘,再学夜枭叫两声。

炊兵们正在熬煮加了茱萸的杂粮粥,大锅里沉浮着从汉水捞起的白蚌——昨夜王廿七带人凿冰捕鱼时,意外在浅滩处发现的蚌窝。

最热闹的要数伤兵帐,老医官用蒸过的桑皮线给探子缝合伤口,年轻士兵们围着火塘比赛用弩机射蟋蟀,赌注是明日多领的半块盐饼。

不说忙活的工匠们,就连巡值的老兵都不住感叹:当年对战契丹时,大帅的营帐附近都没防的这么严密!真长见识了,就凭这几个绝招,到哪个队伍里不得被当大爷供着。

冯氏家主的囚车刚出襄阳城,三房长子冯延年就带人砸开了宗祠铜锁。

赵五看着这个在赌坊欠下巨债的纨绔子弟,竟将祖传的鱼鳞册直接摊在院中石案上——那上面记载着冯氏在汉水两岸的全部田产。

他腰间晃着的铜钥匙串,分明是黄彦升亲兵的制式装备。

宗族大会上,二房寡妇郑氏突然摔碎茶盏。

瓷片飞溅中,她抖出一卷盖着盐铁司印的借据:"大郎用祖田抵押给刘转运使,诸位还要装聋作哑吗?"

账房先生突然惨叫倒地,胸口插着的正是冯延年随身带的契刀。

这场血案后第三日,黄彦升的团练兵就以"维持秩序"为名进驻冯宅,他们靴底沾着的赤铁矿粉,在青砖地上留下串串红痕。

黄彦升亲手将郑氏长子推上家主位。

那少年颤抖的手按着的根本不是族谱,而是份盖着北汉官印的密约。

"冯公子年幼,本将暂代掌印。"黄彦升的声音裹着铁器相撞的冷硬,他腰间新挂的玄铁鱼符,在灯笼下泛着幽蓝的光——那是用磁石仿制的盐铁司最高通行令。

当晚张五蹲在盐仓屋脊上,看着冯家管事将成筐的铜钱倒进熔炉。

突然听见厢房里传来河东口音的对话:"...晋王要的不仅是水车图纸,更要那苏明哲项上人头。"

本来还在奇怪,家主都被抓走了,冯家竟然没发生什么慌乱,原来主事的另有其人。

他屏息记录时,檐角铜铃无风自动,吓得他差点摔进腌鱼池——后来才发现是系在铃铛上的红绳,正是北汉细作约定的警示标记。

被派往冯氏盐仓的斥候带回半张残页,上面用密语记载着"腊月十八,漕船验讫"的字样。

更令人心惊的是画在边缘的徽记——三瓣火焰纹中藏着个"晋"字。当夜赵匡胤的密信随箭钉在我案头,展开竟是空白宣纸。

用明矾水涂抹后显出字迹:"冯氏乃北汉耳目,盐铁转运使刘继忠半月前密至襄阳。"

风雪夜,未完工的水车骨架在月光下投出蛛网般的阴影。

我摩挲着手机冰冷的屏幕,上面刚跳出一条预警:"乙巳年腊月丙午,宜修造,忌会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假少爷离家出走后[娱乐圈]  仙逆  难赴风月  我不做妾  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  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  草原生存记[穿越]  深度按摩  喝出来的无敌,圣女师尊破防了!  被Enigma永久标记后  跌入温床  我欲修仙,奈何无灵根,点背!  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  快穿:路人甲又被病娇男主黏住了  愿以山河聘  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  60年代林家的7个崽  浪漫驳论  择木而栖  他好可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