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书吧 www.laishushu.net,最快更新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最新章节!

    嫉妒造成自己的内心痛苦。一个嫉妒心强的孩子,常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使自己陷入更恶劣的处境。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孩子的嫉妒心强常常是家庭问题导致的,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父母,往往喜欢采用一种错误的“激励教育法”来刺激自己的孩子,比如许多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你的成绩还不如马高同学呢!”或者是“刘韦同学的钢琴弹得真好,你看看你,什么都弹不出来!”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是“激将法”,却往往容易使得孩子产生自卑情绪,而且还会叫孩子错误地以为父母爱的不是自己,从最初的不服气,变成一种嫉妒。

    当孩子显露出其“丑陋”的嫉妒心时,作为家长不要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因为这只能使孩子更多地丧失自尊,身陷嫉妒的苦海之中难以自拔。比较合理的应对方法是,佯装漫不经心地与之交谈,了解引起他嫉妒的“背景”,语气平和,且面带微笑。

    家长不妨安静地倾听孩子的感觉。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倾诉自己的不安、烦躁,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待你听完他也许是语无伦次也许是蛮不讲理的诉说后,你不必加以评论,相反地你可以轻松地说:“呀!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哩!”要知道,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心,使其强烈的情绪渐渐隐退。

    他也许会描绘说,他正体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而这种敌对情绪的起因仅是由于他的一位小伙伴刚获得了一辆崭新的玩具自行车,此时你不要劝慰说“那我也给你买一辆更好看的自行车”,因为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糟糕地诱发他的贪欲和攀比欲。

    或许,孩子时不时冒出的嫉妒心很难予以扑灭,但父母完全可以聪明地巧施话术,引导劝说,将其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如,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同桌收集到的玩具汽车眼红得要死,出于嫉妒他“信口雌黄”地对母亲说,那小子一定是偷来了别人的汽车,不然不可能有那么多。这位明智的母亲听了便对他说:“要是你不乱买零食,省下来的钱照样可买许多玩具车的。”想不到这孩子真的下决心改变了乱花钱的恶习,省下钱来买了一辆又一辆的玩具汽车。这时,他再也不必因他人拥有玩具汽车而嫉妒了。

    在日常言谈中,父母更要有意表现出对别人的宽容大度。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切莫在朋友发了一笔横财或同事升官时,出于嫉妒对他们横加指责、冷嘲热讽甚至恶语中伤。要知道,坏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当着孩子的面,家长要经常由衷地赞美自己的朋友同事,为朋友同事取得的成绩而高兴。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学到如何正确对待比自己更有能力、更成功的人,保持宽容、健康的心理。

    5.间接劝导虚荣心强的孩子

    这是大连市一所中学放学时校门口的情景:

    学校门外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马路上一时间拥挤不堪。很多家长都是开车来的,把学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几个学生一边等着家长,一边指着学校门外的车绘声绘色地谈论着,什么牌子的、什么型号的、多少钱、最多可以跑到多快、性能如何……听起来还都挺在行。

    其中一个学生对另外几个同学说他父亲的宝马车如何如何好,有多昂贵,这车、那车都差远了,一副不屑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这位学生的父亲来了,确实是开车来的,但不是宝马。看父亲开了一辆“破车”来,儿子感觉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跟父亲急了,就是不上车,反而“质问”起父亲为什么没开宝马来,还嚷嚷着让父亲回家把宝马车开来。

    这个场面让众多家长和学生都目瞪口呆。看到这么多人围观,父亲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最后费了好一番劲才将儿子劝上了车。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

    薇薇的班主任请家长参加期末联欢会,薇薇不让妈妈去,说妈妈是卖鞋的,太不体面了,非让当医生的大姨去参加,还叮嘱大姨一定要开车去学校。

    很明显,上述两例中的孩子,都有很强的虚荣心理。

    其实当得知孩子爱慕虚荣时,家长或许应当感到高兴。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通过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孩子的虚荣心大多出于单纯而强烈的不服输的心理,适度的虚荣心可以激发孩子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生存空间。但孩子的虚荣心如果过分膨胀,就会有碍真正的进步,甚至会形成嫉妒成性、冷酷无情的性格。

    家长应在平时多留心,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敏锐捕捉孩子的心理动态。孩子由正常的虚荣心到过分地爱慕虚荣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明显的信号,例如:孩子对衣着、文具、玩具等特别挑剔,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等。当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唯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引导才是良策,所以不妨试试“迂回战术”。

    如果薇薇的妈妈苦口婆心地与她正面交谈:“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妈妈给你丢人了吗?”这恐怕不会奏效;或者干脆直接向孩子发火,恶狠狠地打孩子一顿,则可能更加糟糕。不妨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话,间接地问孩子:你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父母是什么职业?你最喜欢的同学是谁?同学们喜不喜欢你?咱们家有哪些让你喜欢的地方?妈妈有哪些优点?

    这些问题旨在启发孩子认识到:小伙伴不会因为妈妈是做小本生意的就不喜欢自己,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我自己的表现;虽然妈妈不像医生那样神气,但是她很爱我,和妈妈在一起我很开心,我的妈妈同样让人羡慕!

    这样迂回地提问并不失时机地表达出家长的想法,有利于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劝导。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父母的自身言行举止间接助长了孩子虚荣心的膨胀。每逢家里来了客人,许多家长总是自豪地拿出孩子获得的各种奖状让人欣赏。一些父母给孩子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修养和教育,喜欢在吃穿打扮、玩具图书等方面与他人攀比,甚至给孩子大把零花钱以显示自己的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