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书吧 www.laishushu.net,最快更新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最新章节!

张大桌上放了一头蒸熟的小牛,牛身上插了十余把明晃晃的锋利刀子,刀旁围了许多面饼。

    僧人揖韦生就座,道:“贫僧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说着便有五六条大汉出来,列于阶下,都身穿红衣,腰束巨带。僧人喝道:“拜郎君!”众大汉一齐行礼。韦生拱手还礼。僧人道:“郎君武功卓绝,世所罕有。你们若是遇到郎君,和他动手,立即便粉身碎骨了。”

    食毕,僧人道:“贫僧为盗已久,现下年纪大了,决意洗手不干,可是不幸有一犬子,武艺胜过老僧,请郎君为老僧作个了断。”于是高声叫道:“飞飞出来,参见郎君!”后堂转出一名少年,碧衣长袖,身形瘦削,皮肉如腊,又黄又干。僧人道:“到后堂去侍奉郎君。”飞飞走后,僧人取出一柄长剑交给韦生,又将那五颗弹丸还给他,说道:“请郎君出全力杀了这孩子,免他为老僧之累。”言辞极为诚恳。当下引韦生走进一堂,那僧人退出门去,将门反锁了。

    堂中四角都点了灯火。飞飞执一短鞭,当堂而立。韦生一弹发出,料想必中,岂知啪的一声,竟为飞飞短鞭击落,余劲不衰,嵌入梁中。飞飞展开轻功,登壁游走,捷若猿猴。韦生四弹续发,一一为飞飞击开,于是挺剑追刺。飞飞倏往倏来,奔行如电,有时欺到韦生身旁,相距不及一尺。韦生以长剑连断其鞭数节,始终伤不了他。

    过了良久,僧人开门,问韦生道:“郎君为老僧除了害吗?”韦生具以告知。老僧怅然,长叹一声,向飞飞凝视半晌,道:“你决意要做大盗,连郎君也奈何你不得。唉,将来不知如何了局?”当晚僧人和韦生畅论剑法暗器之学,直至天明。僧人送韦生直至路口,赠绢百疋,流泪而别。

    这故事《太平广记》称出于《唐语林》,但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有载,编于“盗侠”类,文中唯数字不同。本文原文题目“僧侠”,此僧除了不伤人、不抢劫之外,不见得有什么“侠气”。

    大盗老僧想洗手不干,却奈何不了自己儿子(或者是不忍亲手除他),想假手旁人杀了他,亦难如愿。这十六七岁的瘦削少年名字叫做飞飞,真是今日阿飞的老前辈了。韦生的武功明明远不及僧人,那僧人的真正用意如何,却不易推测了。大概是想杀了儿子,免得他继续作恶,不过韦生武功不够,没能办到。原文作者所以在“僧”字之上加个“侠”字,当是为他尚有是非之心。但我们通常所指的“侠”,一定有“舍己为人”的含义,这个老和尚就欠缺了。

    六

    京西店老人

    唐朝有个名叫韦行规的人,曾对人叙述他少年时所遇到的一件异事:

    他年轻时有一次往京西游览,傍晚时分到了一所客店,眼见天色不早,但贪赶路程,还想继续前进。店前有个老人正在箍桶,对他说:“客官不可赶夜路,这一带盗贼很多。”韦行规拍一拍腰间的弓箭,笑道:“在下会弯弓射箭,小小毛贼,倒也不在我的心上。”那老人道:“原来客官是位英雄,倒是老汉多言了。”

    韦行规乘马驰了数十里,天已黑了,忽觉身后草中有人跃了出来,跟在马后。韦行规喝问:“什么人?”对方不应,当即弯弓搭箭,连射数箭,此人却不退去。韦行规连珠箭发,始终伤他不得,一摸箭袋中箭已射尽,不禁大惧,驰马急奔。

    片刻间风雷大作,韦行规纵身下马,倚大树而立,见空中电光闪闪,有白光数道,相互盘旋追逐,渐近树梢。忽觉半空中有物纷纷坠下,一看之下,却是一根根断截的树枝。断枝越坠越多,渐渐堆积齐膝。这般斩将下来,终于连脑袋也会给削去了,韦行规大惊战栗,抛下手中长弓,仰头向空中哀求乞命,跟着跪下拜倒。拜了几十拜后,电光渐高而灭,风雷亦息。

    韦行规看那大树,只见枝干已被削尽,成为半截秃树,不禁骇然。再去牵坐骑时,却见马背鞍子行李都已失却,不敢再向前行,只得折回客店。见那老人仍在箍桶,韦行规知道遇到了异人,当即拜伏。

    老人笑道:“客官勿恃弓箭,须知剑术。”于是引到后院,见马鞍行李,都在一旁。老人笑道:“你都取回罢,刚才不过试试你而已。”取出桶板一片,但见昨夜所射的羽箭,一一都插在板上。

    韦行规大是敬服,请老人收他为徒,老人不许,但指点了一些击剑的要道,韦行规也学得了十之一二。

    这故事出《酉阳杂俎》。跟在韦行规后面,警惕他不可大言逞技的,大概就是这个箍桶老人。

    七

    兰陵老人

    唐时黎干做京兆尹(京城长安的市长),碰到大旱,设祭求雨,观者数千人。他带了衙役卫士到达时,众人纷纷让路,独有一名老人站在街头不避。黎干大怒,叫人捉了他来,当街杖背二十下。杖击其背时,声拍拍然,好像打在牛皮鼓上一般。那老人也不呼痛,杖毕,漫不在乎的扬长而去。

    黎干心下惊异,命一名年老坊卒悄悄跟踪。一直跟他到了兰陵里之内,见他走进一道小门,只听他大声道:“今天可给人欺侮得够了,快烧汤罢!”坊卒急忙奔回禀报。

    黎干越想越怕,于是取过一件旧衣,罩在公服之上,和坊卒同到那老人的住处。

    这时天已昏黑,坊卒先进去通报。黎干跟着进门,拜伏于地,说道:“适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丈人,该死之极。”老人惊起,问道:“是谁引你来的?”黎干默察对方神色,知道能以理折服,缓缓的道:“在下做京兆尹的官,如果不得百姓尊重,不免坏了规矩。丈人隐身于众人之中,非有慧眼,难识高明。倘若丈人为了日间之事而怪罪,未免不大公道,非义士之心也。”老人笑道:“这倒是老夫的不是了。”于是拿了酒菜出来,摆在地下,席地而坐,和黎干及坊卒同饮。

    夜深,谈到养生之术,言辞精奥。黎干又敬又惧。老人道:“老夫有一小技,在大人面前献丑。”走进内堂,过了良久出来,已换了装束,身穿紫衣,发结红带,手持长剑短剑七口,舞于庭中。七剑奔跃挥霍,有如电光,时而直进,时而圆转,黎干看得眼也花了。有一口二尺余的短剑,剑锋时时刺到黎干的衣襟。黎干不禁全身战栗。老人舞了一顿饭时分,举手挥抛,七剑飞了起来,同时插入地下,成北斗之形,说道:“适才试一试黎君的胆气。”

    黎干拜倒在地,道:“今后性命,皆丈人所赐,请准许随侍左右。”老人道:“君骨相中无道气,不能传我之术,以后再说罢。”作了个揖,便即入内。

    黎干归去,气色如病,照镜子时才发觉胡须已遭割落寸余。次日再去兰陵里寻访时,室中已无人了。(故事出《酉阳杂俎》)

    黎干,唐史上真有其人,此人后来升官,做财政官,贪污凶暴,给皇帝处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