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书吧 www.laishushu.net,最快更新干宋最新章节!

nbsp;为了更好的宣传,李存甚至特意建立了一个宣传部,使其与传统六部,以及新兴的农业部、商业部、交通部、海关部、铁道部,并称十二部。

    ——宣传部、农业部、商业部、交通部、海关部、铁道部也称为新六部。

    别的部先不说,宣传部可是着实是在李存打江山和治理江山的过程当中,全都起到过很大的作用。

    如今,乾金开战,李存当然希望宣传部继续做出正确的引导。

    吕将给李存当了十五、六年的宰相,当然能猜到李存心中是怎么想的,所以,他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李存想听的建议罢了。

    而李存则顺势准奏。

    接下来,兴城大捷、葫芦岛大捷的捷报,相继传来。

    为了鼓舞前线的士气,李存封岳飞少保,其他立功的将士各有封赏,包括将李楷送上战场的牛皋。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消岳飞等前线战士的疑虑,让岳飞等前线战士可以全心的打仗,让岳飞全心全力的帮李存锻炼李标和李存的一众儿子,李存还给岳飞赐了大乾王朝唯一的一道丹书铁券。

    所谓的丹书铁券,就是指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

    得知李存赐丹书铁券这种能大大彰显臣子地位的东西给岳飞,不少大臣赶紧来劝李存收回成命,并暗示李存,李存可是已经任命岳飞为伐金兵马大元帅,将大乾王朝差不多一半的兵马交到了岳飞的手上,如今又赐给岳飞丹书铁券,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可以说,这些劝李存收回成命的大臣,就差直说,让李存防着岳飞拥兵自重,甚至是防着岳飞提大军造反了。

    对此,李存微微一笑,很自信的说了一句:“岳鹏举为将绰绰有余,为君,他必无此心,也必无此力也。”

    岳飞是河南农家子弟,妥妥的八代贫农,小时候没什么能力上学,在他老爸岳和的教导下,估计只能达到扫盲班的水平。

    长大以后,岳飞十三岁结婚,十四岁生下岳云,早早的就充满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危机。

    家里没钱、读书不多,除了当兵和种田,岳飞没有别的出路。

    还好,岳飞的运气够好,刚准备当兵,就遇到了李存这个伯乐。

    在李存的大力提拔下,岳飞在仕途上可谓是一路高歌勐进,才三十三岁就已经统制了大乾王朝近半的兵马。

    仅凭李存这不留余力的知遇之恩,岳飞其实就该精忠报国,就该不留余力的效忠李存、效忠大乾王朝。

    当然,到了李存如今这个地位,他肯定不会相信任何人嘴上所表的忠心,也包括根本就不可能造反的岳飞。

    李存之所以对岳飞绝不会造反如此有信心,主要还是李存对自己一手建立的监军制度极有信心。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已经渗透到乾军骨髓里的监军系统存在,乾军就永远都不会脱离李存的掌控,不论统制乾军的人是谁。

    还有就是,岳飞这个人,刚正不阿,治下森严,奖罚分明,不讲人情。

    这么说吧,岳飞的儿子岳云,在其十二岁时,只是因为训练时,从战马上掉下去,就差点被岳飞给杀了,尤其可见,岳飞对下有多严苛。

    这样的岳飞,不,准确的说是,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个好将领,但绝对不会有人愿意跟这样的人造反。

    要知道,当皇帝的人,绝不能死板,不知变通,一定要懂得笼络人心,还有务实,不能理想化。

    除此之外,当皇帝的人,还需要让别人摸不透自己的性格,看不透自己的城府,观不透自己的思维。

    老实说,这些素质,岳飞全都不具备。

    这样的岳飞,就是当一个军阀都费劲,怎么可能去造反?

    而让岳飞当将领?

    那李存可就太放心了。

    虽然历史上的赵宋王朝在与辽金交战的大战场上一败再败,但岳飞主导的局部战场,基本上就没有输过。

    要不然的话,没有根基的农家子弟岳飞,凭什么在历史上登上高位?

    所以,即便抛去“民族英雄”的光环,岳飞的能力也是母庸置疑的。

    更难得的是,岳飞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他是一员大将上,还体现在他还是一个真正懂得布局的战略家上。

    历史上,岳飞谋划的北伐,可不只是喊喊口号而已,他在《乞出师札子》中列出详细的行动步骤。

    如果用心观看,就会知道,那是一整套很可行的作战计划。

    (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找,这里考虑到,有人有可能会说作者水字,就不多占笔墨了。)

    更难得的是,岳飞不仅规划好行动的每一步,并且还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应对方案,除此之外又有统一战线、联络敌后义军等等。

    从那份作战计划上就不难看出,岳飞战略家的眼光显露无疑。

    到了历史上的一一四零年,岳飞计划表中的各项准备都已完毕,岳家军也经过多年的整顿,实力非常雄厚。

    对于北伐,岳飞志在必得。

    同时,南宋小朝廷的诸路将士大多是北方人,对金国有血海深仇,时刻想着打回老家去,恢复曾经的赵宋王朝的山河。

    可岳飞什么都准备好了、想好了,唯独没想到,明明有光复河山的机会,跟金人有血海深仇的赵构却一心想和,不想再打仗了,只想偏安一隅,苟活安乐一生。

    刘锜已经在顺昌大败金军。

    陕西战场也与金军在关中对峙,双方互不相让。

    金兀术不得不退回开封。

    那时的南宋小朝廷已经取得主动权,只要集中兵力北上决战,不是没有收复中原的机会。

    就在岳飞准备正式开启北伐的计划的情况下,赵构的诏书到了。

    赵构派司农少卿李若虚到岳飞军营,宣读诏书:“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

    大好的局面,岳飞实在舍不得放弃。

    好在来传诏的人是李若虚,他也是主战派,也不愿意南宋小朝廷错过那个收复失地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岳飞提兵北上,李若虚回朝承担矫诏的罪名。

    在很短的时间内,岳飞顺利攻克蔡州、颖昌、陈州之后,又收复洛阳。

    同时,经过多年和北方义军统一战线,梁兴、赵云等义军领袖也组织民兵,在黄河以北进行敌后骚扰。

    他们共同形成六面包围开封的形态。

    而韩世忠已经打到连云港,张俊进军亳州……南宋小朝廷的大将全部向北推进。

    另一方面,金国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斗到血腥清洗的地步,两派人通过主导政策,进行内部的权力争夺,动不动就政变、杀人,乱的一塌湖涂,战斗力严重下滑。

    当时的形势是,只要岳飞击败开封的金兀术,金国再无可战兵团,也就是中兴大业可成。

    可赵构的诏书又来了,命令韩世忠、张俊、刘锜撤军,于是岳飞成为一支孤军。

    颖昌大战,刚刚二十岁的岳云,率领背嵬军,大败金军。

    金军大将韩常派人请降。

    岳飞打到了诛仙镇,只要再坚持一下下,就那么一下下,岳飞就可以跟金兀术决战。

    若是战胜金兀术,直捣黄龙可能是吹牛逼,但岳飞收复赵宋王朝的故地却是有可行性的。

    可岳飞等来的却不是援兵,而是十二道金牌。

    李存不是赵构,他不会在岳飞在前线拼命的时候,拖岳飞的后腿,更不会干自废武功让人骂上千年的蠢事。

    所以,李存驳回了所有对岳飞的非议,以一道丹书铁卷卸掉了岳飞身上的所有枷锁和包袱,让岳飞可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的为李存干翻金国……

    ……

    ……

    求月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