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书吧 www.laishushu.net,最快更新干宋最新章节!

bsp; 而赵桓则不同,他不仅比赵佶还不适合当皇帝,人品也是烂到了让李存恶心的地步。

    对于赵桓这样的跳梁小丑,李存真是懒得多看他一眼。

    不过,赵桓到底还有一点点利用价值,所以,李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好一点:“起来罢。”

    得到李存的大赦,赵桓才踉踉跄跄的从地上爬起来。

    谁想,这时赵良嗣却将降表送到了赵桓的手上。

    其实,这降表并不一定非用赵桓来读。

    可赵良嗣还是见缝插针的将降表交到了赵桓的手上,来进一步的羞辱赵桓,为他自己和他的恩主童贯以及那些被赵桓清算的无辜之人来报仇雪恨。

    赵桓看了赵良嗣一眼,然后默默的接过降表,之后又跪在李存面前,故作平静的念起降表来。

    此时,殿外忽然飘起大雪,铺天盖地,漫卷环宇,惟留苍茫。

    不少赵宋王朝的大臣,见到这一幕,不敢大声痛哭,只敢小声啜泣。

    不过更多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则是对此唏嘘不已。

    赵宋王朝走到这一步,肯定少不了赵佶和他们这些赵宋王朝的大臣的错,但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出在赵桓这个赵宋王朝的最高领导人身上。

    要不是赵桓始终战和不定,在战与和之间总是反反复复,不能识别忠诚良将给他献的良策,尽去采纳那些愚蠢的策略,还愚蠢至极的自废武功,他们这些人和赵宋王朝肯定不会落到这个凄惨的地步。

    李存没有趁机奚落赵桓。

    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李存相信,赵桓的后半生,肯定会一直活在自责和反省当中,所以自己实在是没必要再给他一刀。

    而且,低欲望的赵桓,寿命很长,保守估计,他也能跟历史上一样活到六十一岁,所以赵桓肯定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总结他这短暂的皇帝生涯。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李存的目的还没有达成,所以李存也没有着急立即就废掉赵桓的皇位。

    当然,李存也没有像历史上的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那样先将赵桓君臣放回东京汴梁城。

    简而言之,除了接受赵桓代表赵宋王朝投降以外,李存什么都没有再做——他只是让宋江和吴用将赵桓君臣再带回他们之前休息的那个小屋子。

    在此之前,赵桓君臣普遍认为,只要赵桓向李存递交了降表,表示赵宋王朝愿意向大乾王朝投降了之后,赵宋王朝的大难就结束了,接下来,他们只要满足李存的勒索,李存就会跟去年一样撤兵,东京汴梁城很快就又将重新恢复往日的繁华与富丽,他们将重获新生。

    可李存在接受了赵桓的投降之后,根本就没有跟赵桓提条件,更没有说要撤兵,不仅如此,甚至连放赵桓君臣回东京汴梁城的意思都没有。

    这不禁让赵桓君臣慌了!

    赵桓赶紧安排何栗和孙傅去跟宋江和吴用接触,询问李存到底是怎么决定的?

    宋江对赵桓说:“官家本欲与你家皇帝和议的,而后就放你等回都城,然则,就在刚刚,陛下收到消息,你家康王在相州成立了兵马大元帅府,欲起兵前来交战,恁地时,官家如何能轻易放你等归城?”

    经过这几天的准备,赵构的兵马大元帅府正式在相州挂牌了,而且赵构还公布了兵马大元帅府官属人员名单和机构设置。

    此时,副元帅宗泽人并不在相州——他人还在磁州招兵买马。

    是在相州的副元帅汪伯彦帮赵构组建起来的兵马大元帅府。

    赵构任命耿南仲的儿子耿延禧和高世则为参议官;直龙图阁京东转运副使黄潜善为随军应副;徽猷阁知信德府梁杨祖为随军运使;杨渊、王起之、秦百祥为干办公事;蓝珪、康履、黎楶、杨公恕、韩公裔为主管机密文字。

    此时,赵构的兵马大元帅府已经召集了大约一万多人马。

    汪伯彦帮赵构将这一万多人马分为五军。

    武显大夫陈淬为兵马大元帅府都统制;伍军兵马敦武郎赵俊为中军统制;翼赞大夫刘浩为前军统制;武显郎张琼为左军统制;修武郎尚功绪为右军统制;果州刺史王孝思为后军统制。

    在不少人看来,赵构手上的这一万多人马应该无法对大乾王朝造成威胁。

    可只有李存清楚得知道,如果任由赵构的这一万多人马发展,将来会有多麻烦。

    所以李存让赵桓派人去将赵构给叫回东京汴梁城。

    赵桓并不希望赵构回来。

    别误会,赵桓如此,可不是因为赵桓有多重视赵构这个弟弟,不想让赵构这个弟弟回来送死,而是因为赵桓觉得,只靠议和,不一定能让李存退兵,只有议和以及用兵马威胁李存双管齐下,才能让李存退兵。

    可李存又摆出来了“赵桓不将赵构给弄回来,就不放赵桓回东京汴梁城”的架势。

    这让赵桓君臣觉得事情很难办。

    这时,赵桓君臣已经意识到了,自从他们到了青城,就一直被大乾王朝的情报部门监视着。

    这种情况下,赵桓不敢跟太多人商量对策。

    考虑了很久过后,赵桓分别找机会跟何栗、孙傅、陈过庭和曹辅这四个赵桓最信得过的宰执商议怎么应对李存想要让赵构解散兵马大元帅府回来一事。

    结果,何栗等人这回出奇的一致,他们全都认为,坚决不能让赵构回来,回来就是自投罗网,关键,赵构只有在外,才能对大乾王朝起到牵制的作用。

    而且,何栗等人又一致的认为,如果现在就让赵构起兵来勤王,根本就不可能是兵强马壮的乾军的对手,应该让赵构将赵宋王朝的兵马全都聚集起来,尤其是等西军到来,再起兵勤王,这样才有可能将乾军逼退。

    曹辅还主动请命,说他愿意去相州给赵构送信。

    赵桓这次充分听取了何栗等人的意见,给曹辅准备了两份诏书——一份是明,一份是暗。

    明里的诏书是遵照李存的意思,命令赵构立即解散兵马大元帅府,即刻返回东京汴梁城,等待李存的处理;

    暗里的诏书则是这么写的:“京城将吏士卒失守,几至宗社倾危,尚赖大乾皇帝讲和,止于割地耳。仰大元帅康王将天下勤王兵总领,分屯近甸,以伺变难,无得轻动,恐误国事。四方将帅亦宜详此。”

    赵桓以为他的小把戏,能够骗得过李存。

    可赵桓哪里知道,熟知这段历史的李存,可能比赵桓还要了解赵桓。

    所以,曹辅前脚刚离开,后脚李存就派胡图将曹辅给捉了回来。

    没费什么劲,胡图就将缝在曹辅衣襟里的密信给找了出来。

    李存让胡图将曹辅带下去,然后命人将莫俦带了过来。

    莫俦是澧州慈利人,政和二年壬辰科的状元。

    当年莫俦高中状元时,年仅二十二岁,他也是澧州的第一位元帅。

    莫俦中状元后,因才华出众,便得以入仕任承事郎、校书郎、迁起居舍人,兼修国史;转为太常寺少卿后,因忤怒宠臣遭弹劾。不久,又起为光禄寺少卿,进国子司业,迁中书舍人。

    赵桓登基后,擢莫俦为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

    历史上,赵佶和赵桓成为金国阶下囚后,莫俦投靠金国,引金国使臣检视府库,往返奔走,积极为金人传旨立张邦昌为帝,被当时东京汴梁城中的人称之为‘捷疾鬼’。

    没有错,这莫俦就是一个有才无德的宋奸。

    当然,此时莫俦还不是宋奸。

    李存让人将赵桓下得两道圣旨交给莫俦,然后对莫俦说:“你选一道带去给赵构罢。”

    ……

    ……

    求月票!

    (本章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